今年原材料漲價,CPI居高不下,人民幣升值及宏觀經濟調整,企業(yè)普遍經歷了生存的艱難,然而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1~7月完成合同額近9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30%;完成回款額6.67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32%。中控集團已成為國內一流、產品門類齊全的自動化綜合性集團公司。這其中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為企業(yè)提高經濟競爭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。
中控集團在1994年開發(fā)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無紙記錄儀,盡管這是一項領先世界的技術,但卻沒有獲得高額的利潤。因為當時企業(yè)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的保護究竟有多大的作用,反而擔心申請專利后,技術公開會被人抄襲。中控集團沒想到第二年、第三年,同類產品就接二連三地冒出來,雖然中控集團技術最領先,但市場卻被別人占領了。此時,企業(yè)才真正感到對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。
中控集團從最初簡單的專利申請、商標注冊等知識產權保護,到現(xiàn)在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機制,并將知識產權工作提升到公司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高度來認識。集團以總裁辦作為知識產權工作主管部門,設有專職的知識產權工程師及法務專員,同時還在下屬子公司和各技術開發(fā)部門,生產、營銷部門等設置知識產權專職人員和聯(lián)絡員,從而建成立體網絡式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,把知識產權工作延伸到企業(yè)的每一個角落。
目前,中控集團已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術優(yōu)勢,承擔并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“863”和科技攻關研究課題,其中有11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、部級獎勵,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、三等獎各一項。特別是2007年7月28日,胡錦濤總書記來杭州考察了中控集團,對企業(yè)的自主創(chuàng)新成就給予高度肯定。
2000年,中控集團成立了自己的標準與規(guī)范化委員會,決心要做標準,從2000年開始研究工業(yè)以太網技術,到了2003年,把這項技術上升為國家標準——EPA標準,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薦。作為我國第一個自動化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者,要獲得認可難度可想而知,剛開始國際標準化組織根本就不給機會,他們認為中國人不可能制定出自己的標準,通過一次次的不懈努力和爭取,到了2004年,EPA標準終于被納入國際標準的討論范疇,2005年,EPA標準正式被IEC接納為國際標準。EPA在制定過程中,共申請了27項發(fā)明專利。據(jù)初步估計:EPA標準將會影響中國100億規(guī)模的自動化儀器儀表產業(yè)。目前以中控集團為主制定的國際標準有1個系列5項;國家和行業(yè)標準5項;專利145項(其中發(fā)明專利100項);軟件產品登記101項;著作權登記89項。
通過采用國際標準和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制定,極大地提升了中控集團的自主品牌和知名度,不僅贏得了我國用戶的尊重和信任,同時也贏得了國外用戶的信任、國外同行的認可,甚至是外國跨國公司的關注。2007年10月31日,Intel公司全球首席執(zhí)行官兼總裁保羅?歐德寧專程來杭州與中控集團簽署“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”和投資協(xié)議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 |